站在世界的高度
啟迪環境 要做零碳無廢城市建設者
在2019年,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扎根基層、任勞任怨的踏實工作,攻難關、克難題,時刻用行動踐行著知行合一的企業文化。精于求索終成器,策馬百戰出群才,啟迪環境知行榜樣就在我們身邊。
——編者按
【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只有想不到的辦法】
▲零碳中心——齊海東
遷安德清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汽機工程師齊海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術專工,連平日里看書對汽車發動機、變速箱、汽輪機、電動機等內容也尤其感興趣。齊海東常說,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方法,不要為失敗找借口,要為成功想辦法!這種鉆研和學習的精神,讓他2019年一人承擔起電氣、鍋爐、熱控等多項技術崗位,被授予啟迪環境“崗位標兵”稱號。
自加入啟迪環境以來,齊海東通過技術專長,將外排污水中的特征污染物COD、氨氮的總量計算值減少 35%, 為公司減少污染物總量交易費將近20萬元;參與對35KV電氣主接線方式的優化,協調供電公司使之同意不再設置AGC有功功率控制系統,共減少60萬元的設備投資;牽頭實施高品質技術改進方案,對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進行優化和改進;參與籌劃遷安項目在建設期進行提標優化,包括蒸汽吹灰、沼氣入爐、滲濾液回噴、煙囪增加電梯、空氣預熱增加換熱功率等共56項。
【環境造就人 挑戰中前進】
▲零碳中心——張偉
“環境造就人,有什么樣的壓力就會催生什么樣的動力。最初,我只是一個專業工程師,到尉氏項目后,負責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需要經常和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去溝通解決項目工作出現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眼界變寬了,格局變大了,這將是我一個寶貴的人生財富?!闭勂疬@幾年的工作,尉氏縣豫清環保有限公司項目生產經理張偉有很深的感觸。
遇到困難是沒有退路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想盡辦法去解決。過去的一年,張偉不斷挑戰自我,在工作中實現了超常規突破,他通過艱難的咨詢合同談判,節約資金150萬元;他快速完善合規手續,創下集團國土預審、項目核準、環評公參時間最短紀錄;他在建設和落實尉氏縣垃圾發電項目方案中,歷經波折,為運營工作打下盈利基礎。“我感激每一次新的挑戰,因為它會鍛造你的意志和品格。未來,我將在主動迎接挑戰中前進,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張偉信心十足的說。
【七年的堅守,無悔的奉獻】
▲零碳中心——張津豪
90后小伙子張津豪,是淮安零碳環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行部填埋作業班班長,七年前他義無返顧選擇了從事垃圾填埋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逐步由“門外漢”轉變為技術能手、班長。
張津豪非常好學,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能夠獨立操作各種機械,完成填埋任務。之后他還學習了設備檢修,因自行處理故障一項就每年為公司節約費用不下2萬元。但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學習了焊接技術后的一次水上作業,那是在2019年四庫區雨污分流的整改過程中,張津豪是主要焊接人員,要帶領團隊“站”在水面上完成焊接,時間緊、難度大,他就利用泡沫板捆扎后做成浮動平臺,分段實施HDPE膜焊接工作。通常地面焊接作業只需要2天時間,他們卻整整干了一個星期,這次整改使得雨污分流效果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分流雨水約2000噸,節約成本8萬元。
張津豪是技術骨干,不僅業務水平高,更在填埋工作中覆蓋膜、膜焊接、扔沙袋這些體力活上,也是沖鋒在前,任勞任怨。今年1月份以來,受疫情影響,漣水縣垃圾量大幅度上漲,日均達到600噸,在防控最緊要的那段日子,他在崗位上連續堅守20余天,吃住都在廠里,無愧于啟迪環境2019年度崗位標兵的稱號。
【低調做人 高調做事】
▲固再中心——田路
2019年7月16日晚,宜昌市環保局緊急通知“在枝江市突發環保應急事件”,數十個裝有危險品的桶被傾倒在一個10米斷崖下的水溝。當湖北迪晟環??萍加邢薰镜奶锫穾е〗M成員趕到現場后,發現機械和人都沒有路可以下去,只能靠人綁著繩子攀石而下,再一個桶一個桶的往上運。就這樣上上下下,奮戰了一夜,田路已經記不清往返了多少趟。
每年的6月至8月是固化車間生產任務最忙的三個月,田路作為車間班組長,在處置任務繁忙的時候經常主動加班,2019年三個月共累計加班232小時,在車間中成為了標桿,成為其他員工學習的榜樣,榮獲啟迪環境2019年度崗位標兵稱號。
危廢處理,在許多人眼中是一份風險性較高的工作。但在專業人士眼中,只要你不斷學習,嚴格按規范操作,隨著經驗的不斷累積,危廢處理工作是很安全的。所以田路經常利用業余時間來學習,并積極帶動同事一起參加特種設備操作證書的學習和考試。在這種愛學習比進步的氛圍中,將過去一個人員流動頻繁、凝聚力不強的班組,打造成為了一個愛學習、能打硬仗的隊伍。正如他喜歡的那句話: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當好“螺絲釘” 做好“一塊磚”】
▲固再中心——杜才
在同事眼中,杜才就像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杜才是哈爾濱電廢項目洗衣機拆解崗的一名工人,也是項目上唯一一名住廠員工。除春節法定假回家一次,平日一直以廠為家,白天正常工作,晚上義務負責公司的安全巡查工作?!盎叵肫鹑ツ曛星锕潱蠹叶挤偶倩丶伊?,我孤身一人一邊吃著月餅,一邊看著月亮,”杜才說,“那個時刻確實非常想家,但既然選擇留了下來,就要以正能量面對,化思念為動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span>
他說,有時結束一天的工作后,安靜的躺在床上聽聽歌,看看書。睡覺前總是像過電影一樣把當天的所見所得回顧一遍,加以總結,為明天做好基礎,盡量做到更好的自己,內心是不寂寞的。
杜才在2019年度獲得啟迪環境“崗位標兵”稱號,他本職崗位是拆解洗衣機,但在CRT切屏崗位人員緊缺時,他會晚上兼崗加班,“每天和玻璃打交道確實有一定危險,我也曾被刮傷過。”杜才回憶說,“加入啟迪環境以來,我才突然覺得拆解工作太重要了,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全能型工人,并且不斷為之努力?!闭f著這里,杜才信心滿滿。
【沒有汗水 就沒有喜悅的淚水】
▲固再中心——孫文靜
“我們專門有一個巡檢部,巡檢人員早晨天剛蒙蒙亮就開始去路面巡查,天快黑了才下班。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與堅守,我們的項目從2018年運營到現在,政府有關部門對我們的運營考核考核全部達標。遇到特殊的時期,我們都是每個人負責幾條路,最多一天能走六、七公里,一步一步全天在路面走著去完成巡查的?!睂O文靜是烏海啟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運營主管,從烏海項目前期手續的辦理,到建設和運營,她始終親力親為。2019年度,她被授予啟迪環境“崗位標兵”稱號。
沒有汗水,就沒有喜悅的淚水。
我們做市政工程就是這樣,只要路面有破損,我們就要第一時間去修。井圈、井蓋破損,我們必須8小時之內維修完成的,路面破損也要在24小時內修復完畢。有時半夜接到電話,就要連夜維修,孫文靜說。烏海項目從2018年3月運營至今,完成了人行道維修1400平方米,更換破損井圈井蓋130多套,通過了政府方、監理的驗收工作,通過了政府部門對我公司項目運營績效考核,得到了政府的一致好評。
工作之余,孫文靜還會不斷提升自己,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各類培訓,用業余時間考取了建筑工程所需的相關崗位資格證書,為提升自身價值,更好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微創新 小改造】
▲固再中心——方玉忠
淮南淮清環保有限公司的生產部經理方玉忠,特別擅長“微創新,小改造”,自主解決所遇到的各種麻煩和問題。垃圾裝載機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總是頻繁出現扎胎、爆胎現象,導致工作進度緩慢,修車成本居高不下,為此方玉忠跑遍當地汽車維修廠,不光學習車輛維修,還把裝載機的輪胎全部采用套胎處理,降低了扎胎爆胎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運營成本。
2019年,方玉忠獲得了啟迪環境崗位標兵稱號。他從基層垃圾填埋員干起,長期身在填埋一線,他更了解這項工作的辛苦。2019年6月,當地9萬噸的陳腐垃圾需要應急填埋,日平均垃圾填埋約2千噸,最高時為6千噸/日,方玉忠每日駐扎在填埋一線帶領生產部所有員工加班加點,放棄了將近兩個月的節假日以及午休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此次陳腐垃圾填埋任務?!袄盥竦默F場作業人員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開始工作了,中午都不休息的,大家換著去吃飯,晚上十點左右最后一班垃圾車走后才能夠休息。尤其去年以來,我們的填埋量增加了,就更忙了。”回想起那個時候,他說每天都要干到后半夜,必須保證在晚班前處理到一大半,整個團隊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那種團結性,讓他深深的感動。
【身兼數職 熱情真誠】
▲雄安浦華水務——王宇
“不到水廠去深入了解最核心的業務和技術,就會有欠缺,正是因為去了生產一線,深入基層用心歷煉,我的業務能力才真正積累起來”王宇說。
王宇,自2005年加入江蘇浦華沭源自來水有限公司,已有15年,從事過水廠生產調度、安全運行、應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與業務應用,以及公共關系等實踐工作。回顧自己從辦公室崗位到基層水廠,從行政崗位到生產崗位,從一線崗位到管理崗位。她并不愿多說自己的成績,只是強調,自己是立足于本職工作,身兼數職是工作的需要,但無論哪個崗位,做就一定要做好,“嚴”是她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行為準則。是公司和領導的重視和培養,給了她成長的空間、勇氣和信心。
“在水廠工作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但王宇對工作的熱情和執著,讓她一直堅守在需要她的崗位上。通過歷經多個重要職能部門的業務鍛煉,如今的她已成為一個積累了豐富工作經驗,熟知公司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及工作職責,能夠妥善處理各項關聯性事務的管理人員。她總是精力充沛,保持著樂觀的態度。面對成績,面對崗位標兵的榮譽,她也只是樸實地笑著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一顆情系公司的赤誠之心。
【立足崗位 勇于擔當】
▲雄安浦華水務——王國興
泡在下水道污濁、冰冷的泥水中,十多個小時搶修管道,可能是很多水務公司維修工人的親身經歷。這也是王國興——嘉魚浦華甘泉水業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維修工的工作常態。
2018年12月,嘉魚縣發生雪災,許多水表被凍壞,他一天獨立完成維修、更換水表70多支,受到了客戶點名表揚。
2019年1月20日,正值寒冬臘月,縣老城區通江路供水主管DN600水泥管爆裂,他帶頭跳進污濁的泥漿中,徹夜工作,搶在用水高峰期前恢復供水。
2019年9月27日晚,縣魚岳路菜場供水主管DN300水泥管爆裂,他赤膊跳進了近兩米深的維修坑道,泡在渾濁的泥水中近十個小時,到次日凌晨三點左右才完成搶修。
2020年大年初三晚,氣溫驟降導致縣疾控中心附近的DN600供水主管破裂,在新冠疫情形式嚴峻下,他一馬當先接下搶修任務,從初三半夜十一點到初五凌晨三點,全力搶修完成,一天兩晚只吃了五桶泡面。
這樣的事跡對王國興來講不勝枚數。
維修一線,是忙碌的,更是辛苦的。王國興說:供水管網維修工作,是沒有時間界限的。只要電話一響,都要趕赴現場維護搶修。在平凡的崗位堅守,做一枚社會的小螺絲,為自己、為人民、為社會、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每一份付出都會帶來收獲,王國興被評為啟迪環境2019年度崗位標兵是他努力的成果。
【做該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做真的事】
▲雄安浦華水務——羅玉華
“做工作一定要積極一點,首先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再去幫助他人?!鼻G州浦華荊清水務有限公司運行班班長羅玉華說。她喜歡大家一起積極配合、高效協同的工作狀態,每個人的特色和優點都不一樣,在團隊中可以學到很多的經驗,而且與同事和諧融洽的相處,更能增加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加入雄安浦華9年了,她說公司的工作氛圍,如同家一樣親切。
作為一名黨員和項目公司的工會主席羅玉華一直要求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做真的事”,并切合自身實際用到工作中。自擔任運行班主班長以來,她著力強化班組管理,積極開展爭先創優活動,不管在城南污水廠還是草市污水廠,只要她在的地方,總是會起到帶頭作用,帶動員工的積極性,得到了同事們的喜愛。
經歷了多年來的拼搏與實踐,羅玉華憑著對凈水水質事業的執著和愛,由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長為一名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骨干人オ,獲得啟迪環境2019年度崗位標兵稱號。
【用心做好城市美容師】
▲啟迪城服——陳國榮
陳國榮很喜歡養花,也喜歡在種滿鮮花的環境中工作。她是啟迪城服宜昌項目的人工保潔組組長,也是一位城市的美容師。陳國榮從1996年就參加環衛工作了,在這23年的工作中,環衛就是她的家。“用心就能做好”,這是她在工作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只要我們多問、多想、多做,用心做,做到位,那么我們一定能夠做好環衛工作”。2019年,她被授予啟迪環境“崗位標兵”稱號。
陳國榮一直將單位看作一個大家庭,平日里,她就是工友們的“陳大姐”,為大家排憂解難;工作中,她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嚴格執行標準作業要求。有時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她笑笑說,養好“花”是需要付出辛勞的,工作不分高低貴賤,我們作為一個城市的美容師,用自己的辛苦與汗水,換來城市干凈的環境,美好的家園,還有什么比這個更值得驕傲的嗎。
在采訪中,她還特意提到在此次抗擊疫情期間,環衛工作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在團隊的配合和理解下,我們一起走過來了,很想借此機會對大家說一聲感謝。
【環衛工作是有使命感的光榮工作】
▲啟迪城服——張玲波
2019年是公司銳意改革的一年,每一個板塊,每一個項目,每一個人都深刻感受到了公司的變化。在啟迪城服的南部區域,咸寧桑寧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張玲波在領導的支持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通過項目資源整合,改善了作業時大路兩邊,各管一邊的狀態,共享的同時更節省了成本;連續多日帶領綜合管理部同事一起加班到凌晨,以制造業工序化的管理思維,積極優化項目管理結構,大幅度降低項目運營成本。桑寧項目公司通過明確經營目標,清晰管理方向等改革舉措,終于走出了借錢過日子的困境。
“我們環衛項目收入是靠每一名環衛職工一掃把、一掃把勞動得來的,作為項目綜管,我們更要服務好這些環衛職工,把力氣和時間花在為大家服務上,花在凝聚大家力量上,才能同發展,共成長?!睆埩岵ㄕf,“我覺得環衛工作是有使命感的光榮工作,環衛工人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學習。我們環衛人要為城市居民提供清潔、舒適、健康的生活空間,改善城市的生活環境,這是我們的追求,更是我們的價值所在?!?/span>
【寧臟我一人 干凈千萬家】
▲啟迪城服——張云江
“天氣炎熱的時候,垃圾腐爛速度比冬天快了不少,我在駕駛室里,即便是帶著口罩,也能聞到腐臭味。即便家人會‘嫌棄’,我還是熱愛著這份工作,每每看到大街小巷的干凈整潔,心里的苦,身體的累都煙消云散,油然而生一份自豪!”張云江是泰安啟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司機,每天要跑70多公里清運18噸左右的垃圾?!跋奶旃ぷ鲿r,有時附近的居民看到我滿頭大汗的樣子,會給我送瓶水;冬天的時候,早上發車時間早,有時來不及吃飯,有好心人會給我送份早餐。心里十分熱乎,感覺自己的付出還是被認可的?!睆堅平f每每想起這些瞬間,都倍感暖心。
他每天早上5點多就會到車場,先檢查車況,然后開始一天的專運工作。收車時候,再對車輛進行清潔、消毒和保養。從一開始對運輸路線的不熟悉,到現在不僅熟悉轉運路線,駕駛技術日漸嫻熟的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2019年度,張云江獲得啟迪環境“崗位標兵”稱號,他謙虛的說,“我做的其實也只不過是跟每位同事一樣的份內事而已。環衛工作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是一項利己、利他、利大家的一項工作,只有做好環衛工作,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基礎?!?/span>
【團隊的合作讓我逐漸成長】
▲合加汽車——祝震
“我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就協調和跟進生產任務車輛的物料情況,確保生產正常進行。”合加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生產計劃員祝震說。2019年9月,公司接到5080餐廚垃圾車國六試制的任務,祝震積極承擔起液壓硬管折彎排布安裝的攻堅任務,經過摸索與實驗,在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的協助下,在兩天時間內完成了整車的液壓硬管折彎排布安裝工作,最終使得5080餐廚垃圾車提前2天完成下線任務。
“從剛進進公司的裝配工,到現在制造部的生產計劃員,每每回想起來這些經歷,我都是收獲滿滿,但是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祝震說,讓他感觸最深就是團隊協同的力量,“每完成一項任務都需要大家的通力配合,雖然有時加班加點搶工期,但是在與大家的合作當中,讓我真正的成長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