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的高度
啟迪環境 要做零碳無廢城市建設者
一、國重技術轉化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近日,由啟迪環境研究院承擔技術服務的山西省孝義市餐廚垃圾制備生物質碳源項目開工建設。這是繼今年6月份啟迪環境研究院完成為期四年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專項課題“城鎮濕垃圾制備高值化學品成套技術與工程示范”后,將國家課題的研究成果快速落地的首個商業化項目。
圖 | 工程項目技術交底
圖 | 工程項目施工現場
近些年,啟迪環境承擔了十多項國家級和省市級重大課題。通過參與這些課題的研究,接觸并掌握了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和研究方法,促使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發掘新的市場機會和業務領域,為企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契機,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同時,也增強了品牌影響力,培養了人才隊伍。
而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之一,承擔國家課題能夠為國家的科技創新提供強大的動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企業通過承擔國家課題,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新技術,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承擔課題有助于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和社會熱點問題,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再如,在該國家課題實施過程中,高壓擠壓預處理技術和裝備不斷得到迭代升級。有機垃圾高壓擠壓預處理技術是啟迪環境多年研發的成果,該技術采用高壓擠壓技術,將混合有機垃圾高效除雜制漿,真正做到 “多步合一、一步到位”,徹底解決了現有預處理手段工序冗長、處理效果差、運行不穩定、能耗高的問題。伴隨著課題的實施,高壓擠壓技術已經實現第三代技術突破,不僅在內部項目上成功應用,還對外推廣實現了外部項目的落地。
環境研究院所承擔的另外一項國家課題“城鄉混合有機垃圾多源有機物源頭快速穩定化技術及裝備”,成功開發出了分布式廚余垃圾快速減量資源化處置設備,濕垃圾經過分揀、破碎、脫水預處理后,利用超高溫菌的高效消化作用,實現濕垃圾的快速減量和資源化處置,適用于各種餐飲商業綜合體、個體餐飲商家、政府環衛系統、農貿市場、養殖場等各種大小型場所。
從國家課題的申報、實施到驗收結題,充分展示了啟迪環境在業界的技術實力,國家課題成果的落地實施,進一步凸顯了啟迪環境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優勢。國重技術轉化新質生產力,啟迪環境將堅定不移地推動環保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
二、啟迪環境碳源技術:變廢為寶的綠色革命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專項課題“城鎮濕垃圾制備高值化學品成套技術與工程示范”,主要針對成分復雜的城鎮有機垃圾發酵過程難控制、產物附加值低等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突破了功能菌群耦合發酵、微生物競爭調控、關鍵酶活力增強等關鍵技術,實現了城鎮濕垃圾向乙酸、乳酸等高價值液體化學品的穩定高效轉化,創建了有機垃圾高值化利用新模式,研究成果對于解決城鎮有機垃圾處理難題具有重大意義,有效支撐了“城鎮有機固廢高值化利用”國家重大工程,助力“雙碳”計劃,為餐廚項目的提質增效以及行業升級轉型提供了新出路。
碳源技術作為一項創新的環保技術,在城鎮污水處理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它主要是利用餐廚垃圾中的有機廢液,經過一系列研發及工程應用實驗,生產出富含乙酸、乳酸等有機酸碳源的 “標準” 應用產品。這些產品能夠作為高品質碳源用于補充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效代替目前常用的乙酸鈉、葡萄糖等化學品。這一技術不僅實現了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還為城鎮污水處理提供了一種更加高效、經濟的解決方案。
圖 | 碳源技術應用于餐廚處理工藝
啟迪環境研究院充分發揮其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將國重創新技術與自有拳頭產品完美組合,開發了有機垃圾高值化利用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裝備,成功打造出餐廚/廚余垃圾處理的“最新CP” —— “淘洗/高壓擠壓+定向發酵”工藝,不僅縮短了工藝流程,降低項目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同時高附加產品能幫助實現污水固廢產業協同發展。啟迪環境研究院和業務板塊結合,將該技術成功應用于淮南項目、成都項目、淮北項目等餐廚項目,內部項目的實施不僅驗證了碳源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還為其商業化推廣創新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
啟迪環境將繼續深耕固廢資源化,不斷探索新型環保能源技術和高效、綠色生產力發展模式。一方面,加大對碳源技術的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生產成本,拓展應用領域。另一方面,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時,啟迪環境還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以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為路徑,為城鄉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